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中國四大發明之四(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印刷版。







                                                                                                                              裝滿了金屬活字的盒子。

中國活字印刷的發明和種類

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實物:1103年《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頁
元朝王禎著作《農書》裡所繪的印刷活字盤。
1490年華隧銅活字印本 《宋諸臣奏議》。
1719年徐志定瓷活字《周易說略》
清乾隆年間木活字《武英殿聚珍版從書》書頁
乾隆三十八年馬稱德木活字《奉化縣誌》
印刷術起源於中國。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於市,傳至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約1040年),歷代出現各種活字,包括膠泥木活字,陶活字,瓷活字,銅活字等。
而考古學家在溫州發掘出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在河西走廊發掘出12世紀早期,即晚畢昇約100年的大量西夏文佛經,特別是泥活字印刷的孤品《維摩詰所說經》……實物,使建立在堅實基礎之上的中國印刷術研究更有說服力。
西夏文物專家孫壽嶺盡有年之力,在經過無數次失敗後,終於燒制出了泥活字,使「死亡」的文字「復活」了,被稱為「當代畢昇」。孫壽齡認為,以前的實踐者對沈括記載的泥活字燒制方法多有誤解,這導致了他們的失敗。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對「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一句的理解。 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同樣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膠泥活字印刷術及印刷品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宋代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1]
  • 用膠泥刻字,火燒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幾個活字,之也之類的字,造二十幾個活字。
  • 將活字排入兩塊鐵范,排滿為一版。
  • 同時用兩塊排字版,一版印刷時,一塊排字,交替使用。
  • 若只印二三本,活字法並不簡易,如印幾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於1965年浙江溫州市郊白象塔內發現。經寬13厘米,殘高8.5-10.5厘米,紙色發黃,但質地堅韌柔軟,經文按迴旋形排列。經與宋版書比勘,特異之處殊多,而具有活字版特徵:字體較小;字體長短大小不一,筆畫粗細不均;字距極小,緊密無間;排列不規則(呈迴旋形排序,有縱有斜有橫);漏字;紙面可見到字跡有輕微凹陷,墨色亦濃淡不一。 有學者認為,「溫州發現的印本殘頁……考古學家金柏東將此本鑒定為北宋泥活字本。這說明畢昇之後50年(1103)北宋仍以泥活字印書……溫州發現的印本是現在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這個結論仍然成立,它是畢昇活字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2];有學者認為,「儘管這一文獻還不能確定為真正意義上的活字印刷品,但它卻不失為當時活字印刷的一個特例,它可以證明活字的存在、活字印刷技術的存在。」[3]
西夏時期採用畢昇泥活字印刷術創製的西夏文泥活字排印的《維摩詰所說經》,印製時間約為公元12世紀前期,只比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晚一百多年,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印本。[4][5]
西夏(1032-1227)時期的《妙法蓮華經集要義鏡注》某卷末頁有6行題款,記錄了參加印刷該經書的人名及其工作分工,如「印面校者」、「印取字者」、「作字兼丁者」等,僅十餘字,但已概括了活字印刷所經歷的必要工序,有校對、取字、作字兼作字丁、刷印。「取字」、「作字兼丁」等工序,是雕版印刷中根本不需要的工序。
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大臣周必大用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的銅版膠泥活字法[1],印製所撰的《玉堂雜記》[6]
安徽人翟金生制膠泥活字十萬枚,在1844印製《泥板試印初編》,在1857年又印《翟氏宗譜》。原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7]

金屬活字印刷術及印刷品

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旌德縣尹王禎,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6萬餘字《旌德縣誌》100部。並余此後不久,刊行所著《造活字印書法[8]
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
  •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餘卷。台北中央圖書館所藏的1490年華燧通活字宋諸臣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品。[9]
  • 1505年常州人用錫和銅活字排印書籍[10]
  •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御覽》1000卷。
  •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詠》等。
  •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4套《古今圖書集成》,共32萬餘卷。
  •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志》、《近台記聞》、《無錫縣誌》、《精訂綱鑒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篇》、《續資治通鑒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
  • 1850年廣東唐氏用錫活字印刷[11]

陶瓷活字

木製活字

  • 王禎在《農書》中敘述木製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版木為字,用小細鋸鎪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即滿,用木榍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王禎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萬字的《旌德縣誌》100部。[14]
  •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
  •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253500個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金簡在圖文並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中記述造木活字的程序。[15]

活字印刷在朝鮮半島和日本

  • 13世紀末,高麗用金屬活字印《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本。
  • 1376年朝鮮出現木活字《通鑒綱目》。
  • 1436年朝鮮用鉛活字刊印《通鑒綱目》。
  • 16世紀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經》、《勸學文》。

歐洲活字印刷的發明與傳播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
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 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16]。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義大利文,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法國歷史學家路易·勒·羅伊,文學家米歇爾·德·蒙田等,都同意門多薩的論點。漢學家安田朴曾以「歐洲中心論欺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為題,論證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來源於中國。[17]
義大利人則將活字印刷傳入歐洲的功勞,歸功於倫巴地出生的義大利印書家帕菲洛卡·斯塔爾迪,他見到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來的活字版書籍,採用活字法印書。義大利人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樹立他的雕像作為紀念。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沈括夢溪筆談》中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一段史料,翻譯成法文,他是最早將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史實,介紹到歐洲的人。
古騰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因為活字合金含有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消聲匿跡。

西式鉛字印刷傳入中國

1874年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是用西式中文鉛活字排印的第一家華資中文日報
1839年,英國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理雅各馬六甲英華書院及其印書廠的華文活字和印刷機器,遷往香港。香港首份華文報章《遐邇貫珍》就是用英華書院的漢字活版印刷廠印刷發行的。當時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世界聞名:俄國沙王欽差大臣、法國巴黎學會、新加坡政府。而太平天國、兩廣總督、上海道台、清廷總理衙門等,都先後購買過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或全套活字銅模,是為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傳入中國之始。
1843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 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墨海書館,是上海最早的擁有西式漢文鉛印活字設備的印刷機構。墨海書館刊行的鉛活字本,包括裨治文《大美聯邦志》等。
1873年英華書院校長理雅各返回蘇格蘭的家鄉;王韜買下英華書院舊址的中文活字印刷厰,在荷李活道29號,創立中華印務總局-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字排印書籍的華本印刷廠。1874年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是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活字的華資中文日報。